鸽子腺病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_鸽子腺病毒最佳治疗方法
鸽腺病毒存在于鸽的眼睛、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黏膜内,平时呈隐性感染。该病常见于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例如混合感染鸽大肠杆菌病等),也可见于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鸽群(如黄曲霉菌毒素中毒),这样腺病毒很快就发挥机会性病原体的作用,引起鸽子呼吸道、肝脏及消化道方面的疾病。鸽腺病毒感染不仅有急性嗉囊炎和肠炎的病型,有时也会出现鸽包涵体性肝炎或鸽支气管炎的病型。
血清学调查证明,腺病毒感染在家禽中广泛存在,可从鸡、火鸡、野鸡、鸽、鹌鹑和鹅等禽类中分离到,并广泛存在抗体。病鸽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带有大量腺病毒,会污染空气、水源、饲料等,致使腺病毒在环境中广泛存在,散布于粪便、巢盆、鸽笼、饲料和用具等处,其中在粪便中病毒浓度最高,很容易水平传播。直接接触粪便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空气、人员和用具等也可水平传播。另外,垂直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腺病毒可通过种蛋传播。
本病一年四季都会感染发病,但有一定的季节性,即每年的2~7月是主要流行期,尤其好发于春夏冷热交替时节。本病发生快,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但死亡率比较低,但若与大肠杆菌或球虫混合感染,死亡率会上升。
对于本病的诊断比较困难,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诊症状观察。在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不好或没有明显改善时,可初步怀疑是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的确诊,可从上消化道、上呼吸道、粪便以及病变肝脏、胰腺、肾脏、咽部采样,采用鸽肾或肝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常还要结合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查被感染鸽子的肝细胞坏死情况,以及肠细胞或肝细胞内是否含有包涵体等。在鉴别诊断上要注意与嗉囊炎的区别:腺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传播很快,数天后鸽棚内的鸽子可能会全群感染,发病率通常达100%,而普通嗉囊炎往往单个发病,两者较易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