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啄食癖综合防治
啄食癖是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甚至啄皮肉等恶癖的统称。多是由于饲养或管理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造成的,是鸽子放在一起饲养时较易发生的一种现象。由于鸽子之间相互啄食,往往会造成创伤,甚至死亡。其中啄肛危害最大,常将肛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后半段肠管啄出吞食;啄羽如果是偶尔发生,问题不大,严重时会啄掉大量羽毛,特别是尾羽被啄光,露出皮肤,就会进一步引起啄皮肉和啄肛,同时吞食羽毛也会造成年鸽食道膨大和堵塞;啄趾一般多见于幼鸽,也会造成脚趾出血、跛行等现象。
本病的发生多因鸽子不能从日粮和保健沙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致引起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的结果,故常见于饲养管理差、日粮或保健沙的配合不合理的鸽群。此外,某些疾病(如佝偻病、骨软症、胃肠炎、肝脏疾病和寄生虫病等)、或饲养密度过大、不同品种或不同龄期的鸽子混群饲养、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闷热潮湿、体表损伤或肛门脱出未做及时治疗,以及死鸽、病鸽或破蛋未及时处理等,都可引发本病。
病鸽初期精神稍差,食欲减退,但喜啄食树枝、草梗、铁丝、泥土、石灰、破布、绳子、塑料等异物,以及互啄或自啄羽毛、蛋、脚趾、肛门和粪便等现象。病鸽生长迟缓,贫血消瘦,繁殖力下降,破损蛋明显增多。异物在嗉囊的积聚而出现硬嗉症,并导致消化功能失调,便秘或腹泻,最后可死于身体衰竭。
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包括:供以全价的配合日粮和符合标准的保健砂;保持饮水新鲜洁净;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舍内通风良好,光线不宜太强;定期驱虫,提高鸽体的抗病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