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难产综合防治
难产(又称蛋阻留)是指形成蛋虽已下行至输卵管下部,但不能顺利产出的一种病理状态,只见于产蛋雌鸽,其中过肥或体虚者更易发生。引起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包括因输卵管炎症或输卵管肿瘤引起的输卵管下段狭窄闭锁,输卵管管壁肌内张力降低或部分麻痹,血钙水平下降以致输卵管蠕动减弱,腹膜炎引起肠与输卵管的粘连,外界的突然惊吓,以及蛋形过大、畸形等。病鸽烦躁不安,羽毛逆立,呼吸急促,尾部急速抽动,蹲坐于蛋巢内,1~2天仍不见蛋的产出。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鸽精神不振,眼半闭或全闭,对外界反应迟钝。如不及时处理,常继发腹膜炎和气囊炎。因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难产,常有一定的时间
性,多只发生于一年中的某个时期。
预防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鸽子的适当运动量,适当控制产鸽
的体重,勿使之过肥。产蛋期间,避免外界的惊扰,同时注意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治疗原则是及时进行人工助产。捉出病鸽,将适量的植物油或液状石蜡滴入泄殖腔内,以润滑蛋、输卵管或泄殖腔的表面,并轻轻由前向泄殖腔方向按摩腹部,通常能使滞留的蛋顺利产出。如一次无效,可重复几次。对非阻性的蛋阻留,注射0.02~0.03毫升/千克体重的催产素,能促进输卵管子宫部的收缩,有利于滞留蛋的排出,若仍无效,可实行助产术。助手将鸽适当绑定后,术者将剪
短指甲并经洗手消毒后的右手食指,涂以少量的油类并慢慢经泄殖腔伸至输卵管后部,左手在腹部配合,缓缓将蛋向泄殖腔方向推移,使之排出。用助产方法仍不能取出滞留蛋时,可将钝头镊子伸进泄殖腔,将滞留蛋弄破,然后用带胶管的注射器抽取蛋内容物,并清除蛋壳;随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泄殖腔2~3次。为防止继发感染,应酌情使用3~5天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