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禽霍乱症状表现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鸽等家禽和野禽的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由数小时到2~5天。根据病程长短,禽霍乱在临诊上主要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
1最急性型:常发生于本病流行初期,特别是成年高产蛋鸽或种鸽最容易发生。病情经过急骤,常为突然发病,很快死亡,病鸽常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鸽偶尔表现不安,往往在当天晚上采食和饮水都很正常,而在第二天早晨突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死亡,或突然倒地,双翼扑动几下就死亡。由于最急性型是鸽群暴发流行禽霍乱的先兆,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急性型:此型在生产上最为常见。病鸽常表现为精神委顿,缩颈闭眼,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离伴呆立,不愿活动,行动迟缓,体温升高,结膜潮红,鼻瘤失去原有的色泽,鼻流黏液。口渴喜饮,嗉囊胀满,倒提时口鼻往外流淡黄色带泡沫的黏液,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呼吸困难,病鸽总是试图甩掉积在咽喉部的黏液,不断地摇头,故本病俗称为“摇头瘟”。下痢,拉灰白或铜绿色恶臭稀便,并可能混有血液。发病鸽产蛋量减少甚至停止。在发病2~3天后往往因衰竭而死亡,少有康复的。
3慢性型:本病多见于流行的后期或由急性病例转变而来。但近年来,也有少部分鸽群从一开始发病就表现为慢性型,可能是由毒力较弱的菌株所引起。病鸽表现为贫血,精神不振,呼吸困难,流鼻液,食欲减退,增长缓慢,消瘦,关节肿大,行走不便,有的持续性腹泻。病程可达数周甚至几个月。病死率可达 50%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