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轮状病毒综合防治方案
轮状病毒归类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是引起多种禽类(包括鸽子在内)的肠炎和下痢的一个主要病因,对养禽经济效益影响非常大。鸽轮状病毒感染以腹泻、脱水和泄殖腔炎为特征。
鸽、火鸡、鸡、珍珠鸡、雉、鸭都能自然感染。任何年龄的禽都易感,其中以6周龄内的雏禽最易感,发病后临诊症状也更为严重。
病鸽和带毒鸽随粪便排毒,从而污染环境、用具、鸽舍、饲料和饮水,以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途径水平传播。
应激因素(特别是寒冷、潮湿、卫生条件差)、喂非全价饲料和其他疾病的侵袭等都能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发生,并增加其病死率。本病潜伏期较短。病鸽在病初精神差,食欲减退,消化功能紊乱。继而委靡、嗜睡、不食和剧烈腹泻,粪便呈水样,严重脱水,体瘦,贫血,呆伏于地,最后因衰竭而死亡。体表有粪污,跖部发炎并粘附粪便。剖检病变主要在肠道,小肠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目前,对本病的预防主要靠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保持鸽舍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鸽巢垫料、垫布要勤更换,严格消毒,及时清除鸽粪,病死鸽及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病原的污染和扩散,减少甚至消除可能引起鸽感染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