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蛋白质缺乏症综合防治方案
蛋白质约由20种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组成,其中有10种为必需氨基酸,分别为精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及苯丙氨酸。这些氨基酸不能在鸽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从体外的营养物质中摄取。按照鸽的营养需要合理配给,就可以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及生产要求,否则就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蛋白质与氨基酸轻度缺乏时,仅表现食料量增加,或食量虽未发生改变,体重却逐渐下降。蛋白质与氨基酸长期、严重缺乏时,鸽群在临诊上表现生长发育停滞,体弱多病,抗病力下降,产蛋减少,蛋重和体重下降,所产的乳鸽品质下降。
导致鸽子缺乏蛋白质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补充不足。当饲喂饲料单一,不注重添加大豆、豌豆、豆粕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也不注意增加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出现鸽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长期不足或必需氨基酸不平衡,致使鸽体处于蛋白质缺乏状态时,会造成蛋白质缺乏症。另外,饲料保管不当使其潮湿霉变,饲养条件不良使鸽舍阴暗潮湿,消化道疾病(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造成长期腹泻等,也可引起蛋白质缺乏症。
缺乏蛋白质时幼鸽常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受阻,畏寒,体温偏低,食欲下降,精神呆滞,羽毛干枯、蓬乱、无光泽,翅膀下垂,抗病力下降,易生病,甚至死亡。成年鸽发病缓慢,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贫血,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蛋重下降,所孵出的乳鸽品质下降,体重轻,毛色泛黄、发干、无光泽,生长发育不良,死淘率高。与此同时,鸽的抗病力下降,容易导致其他疾病(如鸽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毛滴虫病等)的发生。
预防工作主要是根据鸽的不同生理、生长阶段,配足所需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和制约关系,满足鸽群的营养需要。推广全价配合饲料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同时注意原料及配合饲料的运输、贮存工作,避免霉变。及时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成分(如豆饼、豆粕等),补充蛋氨酸和赖氨酸,这对初期缺乏的病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蛋白质缺乏时间过长,病情严重,则补给的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