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身体无羽毛部位出现痘痂如何治疗
鸽子的身体无羽毛部位出现痘痂,是鸽痘病的典型表现。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分为痘型(皮肤型)和白喉型(黏膜型)。主要特征是体表无羽毛部位皮肤出现散在的、结节状痘痂(皮肤型);或上呼吸道、嘴角、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出现纤维性坏死,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假膜(黏膜型,又称白喉型),从而影响鸽子的运动、吞咽、呼吸,极易造成患病鸽因饥饿或窒息而死亡。鸽子一旦发生鸽痘,应及时严格隔离并及时治疗,严重的应马上淘汰,并经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等);健康鸽应紧急接种疫苗,对鸽场内外环境加强消毒,增加鸽舍消毒次数,避免病毒传播给健康鸽子。
对患病鸽的治疗:对于皮肤型鸽痘,可将硬痂揭去,然后在疤痕处涂上外用消毒药(如 1% 碘伏、0.5%紫汞、0.02%高锰酸钾溶液、1%聚维酮碘溶液等),同时可用 0.1%结晶紫饮水,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存在于皮肤病灶中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因此经隔离治愈的病鸽应在完全康复2个月后才能合群。对于黏膜型鸽痘,早期可用庆大霉素眼药水点眼治疗,用 0.4%盐酸吗啉胍饮水;口腔有病灶时,可先用镊子剥去假膜,用 0.01%高锰酸钾溶液或 0.2%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再涂碘甘油,或撒上冰硼酸;同时,在饲料中添加 0.2%阿莫西林或 0.3%泰乐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尤其是防止葡萄球菌的感染;另外在饲料中添加规定剂量3~5倍的多种维生素,增强鸽子抗应激能力,提高鸽子的耐受力,降低患病鸽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