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身体无羽毛部位出现痘痂综合防治
鸽子的身体无羽毛部位出现痘痂,是鸽痘病的典型表现。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分为痘型(皮肤型)和白喉型(黏膜型)。主要特征是体表无羽毛部位皮肤出现散在的、结节状痘痂(皮肤型);或上呼吸道、嘴角、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出现纤维性坏死,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假膜(黏膜型,又称白喉型),从而影响鸽子的运动、吞咽、呼吸,极易造成患病鸽因饥饿或窒息而死亡。
病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鸽与健康鸽直接接触,以及被脱落的痘痂或假膜污染的饲料、饮水、食具等都可以造成传染。本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任何年龄的易感鸟及禽类均可发病。幼鸽在窝内即可得病,但更常发生于童鸽和青年鸽。一般秋冬二季多发,在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多发痘型,冬季多发白喉型。寒冷、多雨季节及管理不当等情况下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饲养管理不良(如密度太大、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啄伤等)、体外寄生虫感染、维生素缺乏、混合感染(如混有鸽支原体感染等疫病)等因素的存在,可使鸽痘加速发生或病情加重,严重的可造成鸽子大批死亡。
对于该病的诊断,可根据鸽子的眼睑、喙、鼻瘤、腿部、爪等无羽毛部位皮肤上出现结痂病灶,或嘴角、口腔、食道内黏膜出现痘疹或假膜,再结合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做出初步诊断,如蚊虫发生的夏季、初秋以皮肤型多见,而冬季以黏膜型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