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衣原体病(鸟疫、鹦鹉热)综合防治方案
鸽衣原体病又称鸟疫、鹦鹉热、鹦鹉病。本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自然情况下,多种鸟会感染本病,是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本病能引起鸽群长期带菌或发病,导致鸽子出现眼炎、生长不良、消瘦、抵抗力与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甚至会传染给与病鸽接触的人员,危害人类的健康。
不同品种的家禽(鸡、火鸡、鸭和鸽等)和野禽都能感染鸟疫。目前我国大部分鸽场都存在本病,且衣原体阳性率与鸽群的日龄并无明显的关系。病鸽和隐性感染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鹦鹉热嗜衣原体随粪便、唾液和咽喉黏液及乳汁排出体外。干燥后随风飘扬,易感鸽吸入含有衣原体的浮尘,会引起感染。乳鸽则因亲鸽的哺喂而感染,衣原体也可从皮肤伤口侵入而传染,衣原体还能通过交配和种蛋传播,虱和螨等昆虫也可能是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鸽易在5~7月份和10~12月份发生。饲养密度大、拥挤、通风不良、长途运输、营养不良等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