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衣原体病(鸟疫、鹦鹉热)症状表现
鸽衣原体病又称鸟疫、鹦鹉热、鹦鹉病。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7天,因常常受到多种因素如营养、免疫力、病原性、卫生状况、气候以及是否同时感染其他微生物的影响而表现出现多种症状。临床表现为结膜炎、鼻炎、口腔炎、肺炎、心包炎、气囊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等多种症状。
鸽衣原体病对乳鸽(尤其是2~3周龄的鸽)危害较大,多为急性型,症状也最明显。患病鸽主要表现为怕光、流泪,眼结膜发红,嗜睡,独处一隅,不愿活动,羽毛松乱,精神委顿,呼吸有喘息声,食欲不振,饮水增加,腹泻,排黄色或淡绿色水样稀粪,消瘦;乳鸽最后会因败血症而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80%。慢性病例表现为结膜炎,单侧或双侧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浆性或黏性分泌物流出,严重者失明。并发鼻炎时,分泌的黏液常堵塞鼻孔,病鸽呼吸困难,甩头,打喷嚏,发出“咕噜、咕噜”的喘息声;随病情发展,病鸽逐渐消瘦和衰弱,并可能因痉挛而死亡,发病率可高达 40%以上,死亡率因有无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而高低不一,一般为10%左右。产蛋鸽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畸形蛋、砂壳蛋、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多。少数鸽还可见翅膀、腿脚麻痹和扭颈等神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