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沙门氏菌病(鸽副伤寒)症状表现
鸽沙门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18小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取决于鸽的年龄、感染程度、饲养环境以及是否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最急性病例常发生在孵化后数天内,往往不见症状就死亡。急性发病多见于1~3周龄的雏鸽,病初症状不明显,一般在感染4~5天形成严重的肠炎,并迅速变为急性败血症,有的迅速死亡,死亡的雏鸽肚皮发黑,故俗称黑肚皮病。慢性发病多见于青年鸽及成年鸽,感染后病情慢慢加剧。
本病根据其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分为肠型、内脏型、关节型和神经型4种类型。
1肠型:本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消化道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病鸽表现精神呆滞,羽毛蓬松,呆立,缩头,闭眼,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病初排水样稀便,1~2天后排灰白色带黄绿色或绿色泡沫的稀便,粪便中常夹杂着被黏液包裹的饲料,发出恶臭,肛门附近羽毛被粪便沾污。病鸽迅速消瘦,常3~7 天死亡。
2内脏型:最急性的无明显临诊症状。急性的可见病鸽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迅速消瘦,病情恶化很快,病程也较短,机体衰弱,甚至死亡。
3关节型:若肠型的病程被拖延,细菌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从而将细菌转带至关节等部位,会引起关节炎。病鸽表现为精神高度沉郁,闭眼昏睡,食欲下降,口渴,饮水增多。常见单侧性关节肿胀、扭曲和僵硬,尤以肘关节、胫跖关节为多见。另外可见翼、脚麻痹,翅膀下垂,飞行困难,不愿做飞翔活动;
病鸽静止时单脚站立,麻痹脚抬起;活动时独脚跳跃或短步急行。
4神经型:病鸽表现共济失调,运动障碍,步态蹒跚,出现头颈扭转、低下、后仰、侧扭等神经症状,常做圆圈运动,有时脚趾痉挛。
上述4种鸽沙门菌病临诊表现型中,以肠型和内脏型较为常见,少数表现为关节型或神经型。病鸽可单型发病,也会多型并发。除个别发生急性死亡外,大多数病程为3~5天,长的可达3周甚至更长。